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,由廈門大學、福建省招標集團、市投資集團等單位研制的“海絲一號”衛星搭載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,截至2021年1月22日,衛星在軌運營已滿一個月。
期間,衛星各團隊開展多項在軌測試任務,成功獲取了大量星載SAR圖像。1月15日,印度尼西亞蘇拉維西島馬穆朱發生6.2級地震后,立即開展應急成像任務,于2021年1月17日11時56分對該區域進行成像。該幅SAR圖像已提交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,并由其提供給聯合國有關機構,以供印度尼西亞震后救災使用,獲得高度好評。
“海絲一號”衛星是中國的第一顆平板可折疊衛星,衛星僅185公斤、厚度僅7.5厘米。區別于國際同行,該衛星配建全新自主研發的基于有源相控陣的天線,使其綜合效能提高3-5倍,同時,“海絲一號”衛星還具備1米分辨率聚束模式、3米分辨率條帶模式和20米分辨率掃描模式等三種主模式。除了對于復雜氣象條件下的應急遙感監測應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外,“海絲一號”衛星還具有廣泛應用前景,尤其是可以獲得物體在微波波段的散射特性。
目前,衛星在軌測試任務正按計劃進行,預計2個月內完成全部在軌測試任務,屆時該衛星將具備向用戶提供多樣化、高質量、極致性價比的標準產品的能力。
下面是海絲一號衛星在1米聚束模式及3米條帶模式的SAR圖像,呈現的是“海絲一號”衛星的獨特視角。